資訊動態
資訊動態
蔡榮華指出,醫療器械和藥品這個領域是不斷發展壯大的朝陽產業,也是強國必爭之地。隨著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對醫療器械和藥品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為此將其作為率先要突破的領域之一。為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資力度,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8月4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六大領域重大工程包具體項目。此時,國家發布實施了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大工程包,是基于對制造業當前形勢等的判斷。蔡榮華向媒體援引了相關數據佐證:2014年中國GDP總量達63.6萬億元,全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51萬億元,在這兩個數字里面,制造業都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額。中國制造業規模在全球名列第一,大約占比20%;同時,制造業門類是最全的。國家的統計分類中,工業領域大體分41個大類,扣除掉7個采礦業,剩下的均屬制造業。
據了解,目前我國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約1.5萬家。中國醫藥(17.97, -0.17, -0.94%)工業信息中心分析,基于2014年醫療器械市場總量的2760億元計算,國產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年平均收入僅在1700萬元左右,多數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且技術水平偏低,主要針對局部地區的區域市場銷售。
而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基本被國外產品壟斷,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器械貿易報告》顯示,我國正在使用的高端醫療器械中,80%的CT、90%的超聲波儀器、 85%的檢驗儀器、90%的磁共振設備、90%的心電圖機、80%的中高檔監視儀、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是外國品牌。 廣東一位國產醫療器械公司銷售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舉例稱,同樣一臺1.5T核磁共振,在美國售價為75萬美元,而在中國市場卻高出數倍,竟達1200萬元人民幣。這也使得國內患者的相關檢查費用居高不下。
亳州市方本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上一條:德國研發出精確摘除卵巢癌變組織新技術
- 下一條: